❚ 說說布達佩斯
Budapest 布達佩斯,匈牙利一座名字很美的雙子城,被多瑙河橫切成左右兩岸,Buda與Pest兩相遙望,入夜後的燈海讓整座城市染上了金黃色彩,有著我眼裡最滄桑卻華麗的夜景,像一個抽著菸的老女人用看盡世事的眼,吐著煙圈淡淡的跟妳說:沒關係的,這就是人生啊。

▴ 自由橋 (Szabadság híd)
多年前看了由電影鬼才 Wes Anderson 執導的 《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》(The Grand Budapast Hotel),強調對稱性的拍攝手法與畫面色彩,在我心裡種下有天一定要來的想法。但這部電影其實主要拍攝地為德國東部小鎮Görlitz 哥利茲,還有部份場景在Bautzen包岑、薩克森首府Dresden 德勒斯登。但沒關係啦,我們也算是跟電影名稱致敬了 (樂觀什麼?) 而且我後來也有去Dresden,就別太計較了哦。
在買下前往慕尼黑的機票後,排行程時我就跳過火車會經過的維也納,從薩爾斯堡一路坐到布達佩斯西站,約5個小時車程,到站已是晚上9點多。當時正是2018的初春,一下車時,我的幻想跟電影裡的場景完全背道而馳,迥異於慕尼黑的富豪感、薩爾斯堡的貴族氣息,街道上髒髒舊舊,有著不少的露宿者,可以看出這裡的經濟情況不是太好。
搭乘路面電車前往BnB,下車地點是眾多酒吧聚集的後巷,不少看似喝醉的人三五成群,導致我被害妄想雷達全面啟動,一個人不安的拉著行李在小巷中,沿路都覺得有人要襲擊我。

▴ 漁人堡(Halászbástya)
還好隔天,1.5日的旅伴安妮來了。天氣晴朗的布達佩斯真的很美,在雪白的漁人堡(Halászbástya)上遠眺另一岸,美得像首詩。但剩餘的天數,因為自己住的關係,加上匈牙利人冷冰冰又陰陰灰灰的天氣 ,即使東西好吃、物價便宜也挽救不了我的憂鬱低落,到第四天我就決定逃跑到Bratislava轉換一下心情,順便跟幾天前在火車上認識的朋友們見面。
大家聊天後,才發現不是我的錯覺。相對西歐人來說,曾經過共產政權統治下的東歐人偏冷,朋友Rita後來到訪寫下了:大家都這麼安靜,老師是有叫你們都不要講話嗎?荷蘭朋友CK則說:他們是比較慢熱,你要待久一點呀!
不過我們都有相同的感覺:這座城市的夜晚太美太浪漫了!美到一個人來會感到一絲惆悵與孤單。當時的我在心裡默默許下了願:下次一定要跟我很喜歡很喜歡的人來!(不然我一個人,才不會想再來被冰呢)
❚ 布達佩斯這邊讀


一年半後,2020的秋天,願望就這麼實現了。因為春天一場柏林的相遇,秋天時又再度把我帶回了歐洲。跟著去過很多國家,年輕時在歐洲流浪十年的熊,一起探訪他未曾去過的布達佩斯,再次翻轉並重整了我的布達佩斯印象。

第一天清晨到訪,還沒到市中心就被熊叫下車,一起用雙腳走遍布達佩斯。從清晨走到夕陽落下,白天變黑夜,最高紀錄一天走了34.6km,破了以往都是20多公里的紀錄 (而且我還穿著SUPERGA那雙爛鞋,請拍手)。沒有任何行程,看著 Google Map走入我上次未曾走過的大街小巷,也再次走入我曾造訪的地點,三天內大眾交通零搭乘,意外發現了比 Espresso Embassy 更好喝的 Norma bakery 咖啡,以及不少生活感濃厚的非觀光小區。


後來的我,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熊會喜歡布拉格。因為照他的走法與旅行方式,完全避開惱人的觀光熱點,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,懷著對未知的好奇,從零探索一座新的城市。
我們總是害怕錯過,錯過所謂的必吃必喝必去,就好像沒有到過這裡一樣,看了許多的古蹟教堂,拍完照卻對背後的歷史渾然不知。 阿這真的很可惜,那些動輒千百年歷史的景點牽扯了多少民族的愛恨情仇有多迷人吶!門票錢都花了,別只顧著拍照多少了解一下嘛 ~
於是假期不多的我們制式化的上網搜尋做功課,千篇一律的懶人包行程,反而踩了更多不合口味的雷。忽略了感受在地生活的真實樣貌,也是旅行中很重要的一環。

▴ 瑪格麗特島(Margit-sziget)
總以為夜晚是這座城市最美的模樣,但布達佩斯的秋日景象,白天也絲毫不遜色。黃澄澄的染上每個角落,一如夜色的燦爛奪目。金黃色的布達佩斯,是我腦海中最鮮明的印象。
拜訪過秋天的布達佩斯,圓了許下的願望,我沒有遺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