▍曼谷零計畫旅行
零計畫旅行,是我跟朋友同遊Budapest上的第一課。沒有行前規劃,帶著一咖背包就出發,穿梭在城市間,只依靠著Google map,盡量走路移動,抱持著所有對未知的想像,一次次擁抱著每個轉角不期而遇的精彩。
2月清晨第一次降落曼谷,行前打定主意就是要隨性,不跟著網路上的必去、必玩、必吃,只在地圖上標了幾間餐廳和想去的Chatuchak市集、鄭王廟,想看看會有什麼意外的驚喜。在青旅小瞇一會兒後,就步行到市區換錢。一邊吸著大量交通廢氣,一邊睜大眼睛感受這個人聲鼎沸的喧囂城市,
換完錢後,因為太討厭搭大眾交通跟人群們黏呼呼的擠成一團,比起空鐵BTS、地鐵MRT,我更偏好地面上的移動能更貼近市區樣貌,於是選擇了搭Grab機車到老城區的【Sarnies Bangkok】吃午餐。
這是那間網美一卡車的咖啡廳 ▹▸ Responsible Travel 曼谷讓人心累的網美們
點的食物不合胃口,辣到失去味覺淚兩行,連肉桂拿鐵也讓我傷心… ( 但店員很友善,看到我在拍門口還衝出來為我拍照,全都怪我不該沉默時沉默點錯,所以大家還是可以去 XDD 但不要拍到漸層飲料都掉漆,好嗎? ) 吃飽後我滿懷憂傷憤而走去路口又吃了新記燒臘 ( 嗯… 這是當天的第3餐沒錯,身為台南人我愛吃我驕傲 )
秉持著旅行,我不是在吃,就是在吃的路上。於是我沿著老城區一路散步消化,打算走到位於 Soi Nana 唐人街的 【Wallflowers Café 】發懶。 尋找店時,發現有人拿著單眼對著我直拍,是Kong 還有他的同行朋友Tian。 聊了幾句後,他們指引了我咖啡店方向,是那個看似正門的隔壁店面,也一同進去咖啡店,於是我們就很自然的坐在一起了。言談中,才知道Kong其實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舞蹈老師,攝影是他的興趣,而Tian是他跳舞的朋友,也是他這天的外拍model

因為沒有行程的關係,於是我也加入了Kong的下午計畫,到Hua Lamphong 華藍蓬火車站 取景兼走走。車站大廳不少人席地而坐,據Tian說,他們是遊民街友,以車站為家。 我想起了幾年前第一次到香港時,看見了許多移工鋪著墊子坐在天橋底下聊天,詢問香港朋友後才了解,因為生活空間擁擠,所以這些來香港工作的人,放假就選擇不待在雇主家,而是跟同鄉朋友一起到外面相聚。 我看著曼谷車站內的人群其實百感交集,一個充斥著離別與相聚的地方,同時也是無家者的棲身之所,他們的故事又有誰能明白?

很多人問過我,為什麼喜歡獨自旅行,其中一個原因是,自己單獨一人更容易結交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,也容易接近當地人的生活,也許是很片面的,無法再深入。但透過當地人的眼光與視角、旅人間的交流,往往讓人有意想不到的收穫,他們常常是我在旅程中的寶藏,在記憶中不時閃閃發亮,當我一次次回想起時,那些片段一直溫暖著我。
一個人的旅行,從來都不是一個人。

❚ 曼谷咖啡廳
Wallflowers Cafe Lala推爆! 店內復古味滿點,店員親切友善、食物又好吃!花草系少年少女務必把它放入曼谷名單,推薦給德國室友Franz,他也讚不絕口。那個胡蘿蔔蛋糕,好吃到我想獻上我的膝蓋
▍ 曼谷系列點我
【Bangkok】 曼谷 Sa-Ti Handcraft Coffee,隱身Ari區的小綠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