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個8月我過得不太好,關於職涯計畫的焦慮、太多想念,可能再加上一點經前症候群,還有我千不該萬不該接起了一通電話, 聽了一堆片面的評論,讓我的心情直直落入零下幾度C。
連收工回家追劇,都無法專心的好好看完一集劇集,雖然一心多用對我來講不是難事,可是當放空時間也讓我分心時,我知道如果不把焦點拉回自己身上,情緒上的緊張焦慮會讓我連好好吃飯、好好睡覺如此簡單的事都做不好。
❚ FOMO 錯失恐懼症候群
FOMO = Fear of Missing Out
美國風險投資家和作家 Patrick J. McGinnis 創造的一詞 – FOMO 顯示著多數現代人在社群媒體的大量轟炸下,不僅容易落入比較的陷阱, 一但離開就害怕自己跟不上時代, 過度的依存引發你的壓力、不安、嫉妒甚至憂鬱感。
身為一個每天工作跟網路緊緊黏著無法分開的廣告文案,雖然有點難以完全抽離,但不適時抽身,低落感襲來就會嚴重影響我的日常、睡眠與工作狀態。
因為害怕錯過,反而讓我們錯過更多,那些真正重要的人事物、與自己。
學習不再害怕,適時當個邊緣人。
❚ Social Media Detox 社群媒體排毒
多久沒有好好『凝視』一樣物件?而非快速瀏覽。
為了專注在自己身上,我卸載了IG APP,減少關注別人的生活,不去接收太多外在的資訊,拿起手機的時間大幅下降,幾天下來好像也沒錯過什麼。遠離虛擬世界的視覺刺激,可以更好好的留心週遭環境,好好的看一本書、追一集劇、吃一塊蛋糕、喝一杯咖啡,所有的ME TIME都如此珍貴。
雖然不久的將來,應該還是會再次載回來。(對,我廢)
但,現在, 這一刻, 我很好。
❚ 幸福、快樂是自找的
生活大概是這樣的,有時候說不上哪裡不好,抱怨又顯得有點不知足,但就是沒有不好,你才隱隱知道好像哪裡出了點問題,以時間換取金錢,使生活不致匱乏,再用物質去填滿被忙碌掏空的空虛,停下腳步後再細想,這樣的我真的快樂嗎?
《浪漫的體質》中,未婚生子的韓珠跟前夫在離婚前有一段我印象深刻的對話
前夫:我要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了
韓珠:那我的幸福呢?
前夫:你的幸福,為什麼要問我呢?
好的,太有道理了。幸福這種東西,如果要依靠別人才能得到,那這個人一但消失,是不是幸福就蕩然無存了?避免落入這樣的窘境,不過度依附他人,自己的幸福、快樂,自己創造吧。
❚ 人際關係排毒也是一種練習
提醒自己:遠離那些讓你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人,人際關係也該進行排毒。
太多人會代入自己立場妄下斷語,除了真正尋求建議的人外,包括親人與朋友,都不該輕易評論別人的人生與想法。畢竟沒有誰能承擔他人的喜怒哀樂,不管你出了多少意見都好,每個決定帶來的後果、風險都得對方自負,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地獄,你的想法沒有那麼重要。
按照自己意願過活不是自私,無法拿捏界限感、試圖控制他人人生,才是真正的自私。Peace & love,我們各自安好不打擾,好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