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太想念柏林了,意外在NETFLIX挖到這部去年就推出的好劇《Unorthodox》出走布魯克林,只有短短4集,可以一晚輕鬆完食。
Unorthodox 微劇透
由Shira Haas 希拉·哈斯 飾演的Esther / Esty艾絲蒂,來自布魯克林威廉斯堡,遵循著極正統猶太教的分支 – 哈西迪猶太教派(Hasidic Judaism)的傳統律法長大,在痛苦不樂的婚姻下,逃往生母所在的自由之都 – 柏林,想就此擺脫束縛,進入音樂學院就讀展開新的人生,從她與新朋友、媽媽、丈夫的互動,在在顯露了價值觀、人生觀、家庭觀的衝突。
這是一個非常美麗且獨特的故事,故事像是描繪了兩個不同的世界,我不認為這是個關於上帝存在與否或是類似宗教的故事,更像是一個勇敢為自己發聲的故事。
- Shira Haas
改編自 Deborah Feldman 的自傳《Unorthodox》特別的是全劇主要以Yiddish意第緒語 拍攝,所有哈西迪角色都是由猶太演員飾演,從場景到服裝打扮,重現哈西迪派保守而內向的真實生活,還原度超高!
題材雖然比較冷僻,但我們可以從以受害者、加害者的角度兩方窺視,同樣背負著民族歷史傷痕的哈迪西教派與德國,是如何面對這一段傷痛的過去。
婚前剃髮,生子是義務,因為要把猶太大屠殺中死去的600萬人生回來等… 中間有幾幕我印象深刻,包括Esty與音樂學院的新朋友一行人前往湖邊玩耍時,Robert與Esty的對話。

Robert:有看到那棟別墅嗎?
1942年納粹在集中營屠殺猶太人,
做出這決策的會議…就是在那棟別墅進行
Esty:那你們還可以在這湖裡游泳?
Robert:湖就只是湖而已 (聳肩)
柏林圍牆還沒倒時 ,
每個游過這座湖投奔自由的人都被東德邊防軍射殺了…
Esty:現在呢?
Robert:你想游多遠就游多遠
湖就只是湖而已
一句話說得雲淡風清,但背後承載之重,德國是近代轉型正義做的最好的國家之一,如果曾到訪到德國或一些歐洲城市,也許會注意到城市地面有著一些小金磚在街邊的屋前窗下,它們被稱作:絆腳石(Stolpersteine)上面寫著這塊門牌曾經住著哪些猶太人、被遣送到哪、生卒年。這個名字有可能是你的鄰居、朋友、你擦肩而過的路人,某一天他因為猶太人血統,就被送去集中營徹底剝奪自由、尊嚴、財富甚至生命。
而他或她,跟你我一樣,都只是個普通人而已。這些絆腳石就這樣散落在城市中的各個角落,提醒著大家:猶太大屠殺不是課本上的幾個字,而是真真切切的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時代慘劇,當意識形態、政治狂熱高漲到極致,人性的瘋狂也隨之嗜血起舞。所以,我們不可以忘記,要銘記於心。
正這些歷史創傷,德國反而把那些二戰的遺跡、文物、集中營 保存得相當好,真實而赤裸裸的放在那,去教育下一代,這是我們做過的事、犯過的錯。如果因為羞愧而抹去這段慘痛的歷史,才有愧於那些無辜犧牲的生命,因為真相是需要被看見的、錯誤是該被糾正的,和解與釋懷都是誠實面對後的後話。
推薦閱讀 ▸▸

Why Berlin?
《出走布魯克林》選在柏林拍攝,這正好恰恰的展現了傳統與反叛的對比,比起歐洲其他城市動輒千百年的歷史,柏林的歷史與我們太接近了,二戰後東西柏林的分裂又在這城市添上一筆傷痕,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後,除了有佔屋運動,一系列反資本主義與社會運動都在城裡輪番上演,直到現在反仕紳化、反特斯拉設廠還是照樣在發生。
叛逆與自由,我想對柏林是很貼切的形容詞,也是為何它可以如此迷人的原因,正因為歷史因素,這座城市反而更寬容的接納不同文化、不同取向的人在此生根發芽。素食者、LGBTQ、夜店咖、藝術家、或是想衝撞體制的真文青,形形色色的人讓這座城市長成一付無拘束的樣貌,雖然窮但依然性感到骨子裡。不管你是誰、來自哪裡,也許都可以聽到屬於你的柏林呼喚。
人生總是會有感到迷惘、衝突的時候,請記得:幸福,是自己的。也許跳出既有框架做出改變,你會跟Esty一樣,發現世界遠比你想像的寬廣,你的不同並沒有那麼不同,也是你最閃耀的地方。
好的,我也想跟Etty一樣再次回到柏林在 The Barn 喝杯咖啡觀察路人,到公園躺草皮躺好躺滿。